作品相關 第2章
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2056
滾屏速度:
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詩花盛開流泗鎮
殷美生
“扶農政策順民安,建設新村邁小康。碧水翠欄妝秀色,紅樓玉璧裹銀裝。寬宏大道春風蕩,皓浩明燈旭日光。喜看稻棉金白浪,豐收碩果溢清香。”這首小詩刊印在一期叫《泗橋俚歌》的詩頁上,其作者是江西湖口縣流泗鎮流泗橋社區泗橋詩社社員,流泗村村民方火球。
繼湖口縣流泗橋區泗橋詩社成立之後,近日,該鎮棠山村詩社又成立了。至此,該鎮基層詩社已達5家,這個蘊含著鄉野、勁草之蓬勃,取材源泉之廣泛的群眾自發性組織,現有成員幾百名,已出版了幾十輯詩冊,詩作多反映農村生活的時代變化和嶄新風貌,帶有濃鬱的田野和地方氣息。至此,這個“鄉土文人之地”在引領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詩篇中又掀啟了新的一頁。這是該縣新農民新風采的一個縮影,也是該縣新農村文化建設欣欣向榮的一個縮影。
近年來,湖口縣流泗鎮群眾性詠詩創作、運用詩詞活動蓬勃興起。寫詩、吟詩、賽詩更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。機關的牆報有詩詞作品,中小學校刊有詩詞園地,學校、村組都相繼成立了基層詩社和詩詞小組。一個鎮、村、組詩詞網絡框架正在該鎮形成。不少農民詩人脫穎而出,大量弘揚主旋律、謳歌新時代的詩詞作品相繼問世,極大地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到目前為止,該鎮有中華詩詞和省、市、縣詩詞會員150多人,詩詞愛好者近千人。據統計,該鎮群眾創作的詩詞聯作品已達3萬多首(幅),在各級詩詞刊物發表作品一萬首(幅),其中有10多人已出版詩集。在此基礎上,每位成員還出版了個人詩集,他們在不斷的創作與完善中感悟生活,提高修養。他們還有組織地開展創作交流活動,近期,還舉辦了穀雨詩會,既幫助作者提高了水準,又贏得了創作的樂趣。他們還分計劃邀請教授到詩社講授詩詞創作知識,與市縣詩詞學會交流創作體會,並利用流泗鎮這個集貿重鎮優勢,主動與外地的詩詞愛好者共同切磋。
流泗鎮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,能寫會畫的“人才”每個村都有。早在1982年,流泗鎮長壟廖村就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民詩社。當時長壟廖村文通詩社的廖雄文看到村民文化生活一度貧乏單調,人們閑下來不是湊夥打麻將就是聊天、孩子們迷戀在電子遊戲中,偶爾有幾個青年寫寫畫畫,也由於缺少指導,隻作偶爾消遣,沒有實質性進步。他便和村裏的幾位愛好者商議,從提高農民詩問書畫水平、培養影響青年學生入手,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民詩社。他們詩社的成員共有50多人,年齡最大的90多歲,年齡最小的也有34歲,詩社成員的平均年齡是56歲。自辦的文化團體服務於農民,潛移墨化倡導農村文明新風尚。村裏有喬遷新居的、辦喜事的、開張的,詩社的成員都要送上對聯,老人過生日,詩社成員製作了一個大大的“壽”字匾牌,並贈送賀詩一首,遠勝於蛋糕的香甜,老人都說這是他們過的最有意義的生日。遇到老人去世送上挽語,這些挽語,在被家人珍藏、倡導喪事簡辦的同時,也給世人懷念死者、學其品德埋下了伏筆。漸漸的,紅白喜事中有沒有詩社的對聯,已成為哪戶有無威信、是否受人尊重的一個標誌。從1982年成立詩社以來,隻要村裏有考上大學的,大家就會寫詩相送,鼓勵學生刻苦學習;隻要有男婚女嫁,詩社會員就會作一些嵌名詩聯,營造喜慶氛圍。鄉村百事,都構成了他們作詩吟詞的一部分。由於文通詩社遠近聞名,還吸收周邊村落乃至安徽宿鬆詩詞愛好者參加。一些在田間耕作的農民經常在一起,吟詩頌詞,抒發感情,描繪農村的美好生活。文通詩社還將收集來的幾百篇詩作,彙成一集《文通詩詞》。經過一年多的精心,《文通詩詞》於2005年5月出版,共分慶賀篇、歌頌篇、緬懷篇、等10個篇目共500多首詩。前不久,由該詩社幾名成員創作的“‘三農’政策暖人心”、等12篇格律詩還先後被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《首屆“博文杯”全球漢詩精英集》、《當代中華知名詩人著作》收集並刊載。
《文通》詩社的成立,成為該縣農村文化建設的又一麵“旗幟”。他們均是地地道道的農民,他們卻有著對詩詞歌賦共同的愛好,並能夠出口成詩,成立詩社,將農村的時代變化和美好生活凝於筆端,收集整理俚語佳句,不斷推出新人新作,成為流泗鎮一帶農民詩詞愛好者創作提高的園地,
該鎮群眾在詩社的影響帶動下,各類書法、寫作、攝影、秧歌等群眾自發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,在這塊湖口新天地中遍地開花。它們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,成為縣內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陣地的有效載體。該縣充分發揮“文化帶頭人”的影響帶動作用,把他們吸收到詩詞分會,詩社中來,每年舉辦賽事或展覽,組織聯係上下的文化交流活動,使他們成為農村文化陣地中一支“不走”的文化工作隊伍,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排頭兵。如今,湖口縣的詩詞文化也吸引了附近的詩詞愛好者前來以文會友,切磋詩作,影響範圍越來越廣泛。陶冶了農民的情操,把他們從低俗的娛樂活動中解脫出來,使社會風氣明顯好轉。現在,寫詩作畫的多了,打麻將、玩遊戲的少了;講文明、講禮貌的多了,打架鬥毆、滋事鬧事的少了,刑事案件、治安案件發案率逐年下降,這已成為該鎮的文化現象。他們用一首首飽醮激情的詩詞和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圖畫,描繪著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