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  第52章混沌之源   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3303
滾屏速度: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
    淩霄的目光被夜空中一顆幽藍星子吸引,它的軌跡竟與袖中密信的卦象完全重合。
    就在此時,老族長的聲音忽然刺破靜謐:“請二位稍候,老朽這就為你們取來《混沌之源》。”
    話音未落,老人枯槁的手掌已按上腰間鹿皮袋。
    令淩霄驚訝的是,族長並未走向任何書架,而是端坐在竹席上,指尖掐出玄奧法訣。
    時空卷軸如活物般自動騰空,在他頭頂展開成半透明的星圖,每顆光點都對應著睢族曆代族長的生卒之年。
    “以血為引,以魂為鑰……”老人低吟的咒語化作縷縷白霧,右手如裁雲般在虛空中劃出菱形軌跡。
    不可思議的是,被劃過的空間竟如陳舊絹帛般緩緩裂開,露出裂隙另一端的瑰麗奇景:
    漂浮的翡翠峰巒間,熒光鶴群正掠過流霞瀑布,山腳下奔跑的生靈長著水晶般的犄角,鱗片折射出七彩虹光。
    “這便是……虛空之地?”扶搖的銀蝶步搖劇烈震顫,發間忽然飄落幾片不屬於人間的花瓣,淡紫色的脈絡裏,竟流淌著星河般的微光。
    淩霄注意到,裂縫邊緣的時空亂流中,隱約浮現出與自己玉佩相同的雎鳩圖騰。
    老族長伸手穿過裂隙的瞬間,袖口滑落出半截褪色的護腕,上麵繡著的萬花圖案與扶搖的胎記一模一樣。
    當他從懸浮山峰的石門後取出兩卷古籍時,淩霄清晰看見,老人指尖滲出的鮮血滴在卷軸上,竟化作朵朵金色蓮印。
    裂隙閉合的刹那,整座小樓劇烈晃動。
    老族長重重喘息著扶住桌角,額間皺紋裏滲出的汗水竟泛著微光:“七十年來……這是老朽第一次開啟時空門……”
    他苦笑一聲,將沾著血跡的卷軸推向前方,“當年睢江王耗盡三百年修為,才在域外時空開辟出這處藏所。”
    兩卷古籍,其一是《混沌之源》,其二為《時空陣法》。
    《混沌之源》的封皮觸感溫潤如**,燙金篆文在月光下顯露出隱藏的星圖。
    令淩霄震驚的是,內頁記載的修煉法訣,竟與他在陰陽洞獲得的透明盔甲紋路完全吻合;而《時空陣法》開篇的“雙魚轉生”圖示,赫然是扶搖與自己生辰八字的星盤重疊。
    “原來……一切都是注定的。”扶搖輕聲呢喃,指尖撫過《時空陣法》裏“萬花歸墟”的插畫。
    畫麵中,紫衣仙子化作千萬銀蝶,托起即將崩塌的時空裂縫。
    這場景與她近日夢境完全重合,鎖骨處的胎記此刻正發出溫熱的光。
    淩霄望著窗外重新歸位的星子,忽然想起某個古籍中記載的,“魔域封印隻是暫時”。
    他握緊手中卷軸,暗勁在經脈中湧動,與修仙靈力形成奇妙的共振。
    那些曾困擾他的疑問突然有了模糊的輪廓:或許所謂“武仙雙修”,正是為了應對某個比魔域更古老的威脅?
    “前輩可知,為何天帝要將《混沌之源》交於睢族?”
    淩霄的問題讓老族長渾濁的眼睛亮起,老人從懷中掏出一枚青銅令牌,正麵是睢江王持劍的浮雕,背麵刻著半段殘銘:“當雙魚逆流之時,真正的聖戰才剛剛開始……”
    夜風卷著虛空的花瓣掠過窗台,兩卷古籍自動翻開,書頁上的文字如螢火般飛起,在二人頭頂勾勒出完整的時空輪盤。
    在某個遙遠的維度裏,星軌正在悄然重連,而他們掌心的溫度,終將成為點燃下一個千年傳說的火種……
    木樓梯傳來“咯吱咯吱”的輕響,如同踩著時間的年輪。
    來者是位係著銀鈴圍裙的少女,發間插著的鬆枝清香四溢:“請貴客赴宴,全寨人都等著呢!”
    她袖口的雎鳩刺繡隨動作翻飛,與扶搖發間的銀蝶步搖相映成趣。
    穿過月光籠罩的巷道,隻見家家戶戶門前都燃起了鬆明火把,照得星圖幡上的符文明明滅滅。
    中央廣場的火塘上架著青銅鼎,酸醃肉的香味混著九阡酒的醇香撲麵而來。
    當淩霄與扶搖踏入時,上百道目光同時望來,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,“秀!”的呐喊聲中,銅碗相碰的脆響如星子墜落。
    “這酒用野果和糯米釀了三年。”老族長親自遞來刻著睢江圖騰的酒碗,碗底竟隱約可見睢江二字,“當年睢江王打了勝仗,全族就是用這酒祭天的。”
    扶搖剛嚐一口,便覺一股熱流從喉間竄至丹田,眼前忽然閃過紫衣女子舉杯的幻影。
    魚包韭菜的酸香裹著薄荷氣息襲來時,扶搖忽然注意到菜盤邊緣的紋路,竟與《睢書》裏記載的”雙魚護源”陣圖一致。
    酸醃肉在火塘光中泛著琥珀色,她咬下的瞬間,舌尖嚐到一絲若有若無的藥香,好似在陰陽洞聞到的仙草氣息。
    酒過三巡,銀鈴少女忽然起身唱起古謠。
    那旋律與扶搖記憶中的《水經謠》詭異地重合,卻多出一段從未聽過的副歌:“萬花歸時星軌動,天魚逆浪破鴻蒙”。
    她唱到**處,全場族人同時擊節應和,手影在火塘牆上投出巨大的蝶形陰影。
    扶搖的臉頰已泛起醉意,眼前的火塘漸漸與夢境中的花海重疊。
    淩霄扶她起身時,袖中《混沌之源》突然發燙,與腰間玉佩產生共振。
    他背著扶搖走過鬆木走廊,樓梯拐角處的壁畫突然亮起微光,畫中睢江王與軒轅大帝對飲的場景裏,酒壺造型竟與宴會上的青銅鼎分毫不差。
    安頓好扶搖後,淩霄在床頭展開《混沌之源》,燙金篆文在燭火中流轉如星河。
    淩霄指尖撫過“天地鴻蒙”四字,忽然有細不可聞的斧鑿聲從古籍深處傳來,仿佛遠古回響的殘片。
    太初之時,宇宙渾濁一體。
    天道大神以念力化作盤古,賜其“開天斧”。
    盤古揮斧劈下的刹那,混沌如沸湯炸裂,“轟隆”巨響震碎三十三重虛空中的死寂。
    輕盈的氣體冉冉升空,凝成七十二重天;重濁的物體沉降為九萬裏厚土,其間孕生四海八荒。
    天地初分時,天地極不穩固,盤古一鬆手,天地則慢慢靠近。
    為了天地穩固,盤古便以身為柱,頭頂天空,足踏大地,撐起天地穹廬。
    最終脊骨化作不周山,血液彙成江河湖海,呼吸成風雲,目光化成日月,毛發為星辰草木。
    天道大神俯瞰大地,寂寂如死水,便化身為女媧娘娘,腳踩霓虹降臨昆侖之巔。
    以黃河之水和黃土,依照自身模樣捏塑生靈:吹一口氣成人類,手指一點為獸族,拂袖間飛禽翔於天,揮手處魚遊於淵。
    最後以玉繩丈量九州,劃定人、獸、精靈、水族等各界疆域,令眾生各安其位。
    後來,魔域之主魔天大帝覬覦千界生機,第一次入侵雖以失敗告終,卻撞破了凡間各界的結界。
    人、妖、獸、魔等各界混戰千年,直至天塌地陷、混沌再臨。
    不周山轟然崩塌,天穹漏出千丈裂痕,黃水倒灌人間。
    天道大神見生靈塗炭,再次化身女媧娘娘來到凡間,以血淚凝聚五色石補天,裂痕處滴落的石屑化為五彩靈石,散落凡界各處。
    補天之後,天道大神感於凡間脆弱,遂分立仙界、天界和冥界:
    仙界居三十三重天外,設南天門為玄關,由玉帝掌管,凡修士斬三屍、破虛妄,即可乘祥雲飛升至此,每日聽仙樂繞梁,觀星鬥演法。
    仙界修煉圓滿者可晉身天界,成為日月星辰之主,參與寰宇法則的製定。
    冥界位於九幽之下,以忘川為界,由後土娘娘和東嶽大帝統領。
    生靈死後經三生路至鬼門關,過黃泉、進入陰靈城,至閻王殿聽候判罰:
    從惡者,墮入十八層地獄,受鐵磨銅柱、抽經剝皮等刑;
    於善者,可入輪回道,經奈何橋飲孟婆湯忘盡前世之事,若有投機取巧的陰靈,未喝完孟婆湯偷偷進入輪回,到凡間後,由於帶有前世記憶,不是被當成神,就是被當成神經病。
    另外,心有執念者,可留居陰靈城修行為陰修,優秀者可被黑白無常將軍選入陰差大軍守護幽冥地府。
    古籍中還記載:
    仙人需經曆“仙劫輪回”,仙界仙人雖享永生,卻難逃“天人五衰”,故需曆經仙劫輪回,每五百年一次轉世重修,保留三分靈識以作道種。
    而凡間修士若得五彩靈石輔助,可大幅縮短修煉歲月,靈石中的先天靈氣可洗髓伐脈,甚至能助凡人逆天改命,直接衝擊仙階,靈石越純粹,突破境界的機緣越大。
    讀到此處,淩霄忽覺太陽穴突突跳動,酒勁與微弱的靈力在經脈中激烈衝撞。
    他恍惚看見書中“仙劫輪回”章節旁,有淡紫色批注若隱若現:“仙人轉世,必攜蝶印而生”,正是扶搖鎖骨處的胎記形狀。
    再翻至“五彩靈石”圖譜,竟發現其中一塊菱形紫晶的紋路,與自己在陰陽洞獲得的透明盔甲完全一致。
    眩暈感如潮水般襲來,淩霄手中古籍“啪嗒”落地,恰好翻開至魔域第二次入侵那頁。
    空白絹帛上,一滴女媧淚痕狀的熒光緩緩移動,最終在他掌心印出一道斧形暗紋。
    與此同時,扶搖在睡夢中發出囈語,隱約可辨“星軌”、“蝶陣”等詞彙,發間銀蝶步搖輕輕顫動,在牆上投出展翅欲飛的影子。
    鬆木小樓外,北鬥七星的第四顆突然爆發出強光,如同一把巨斧劈開夜的混沌。
    而千裏之外的太湖書院藏書閣內,軒轅瀟瀟望著星圖喃喃自語:“盤古斧靈現,女媧淚魂歸……”
    “撲通”一聲,淩霄栽倒在床邊,卻在失去意識前看見,扶搖鎖骨處的胎記正與壁畫上的萬花公主的發簪重疊。
    火塘的餘燼中,未燃盡的鬆枝突然爆出火星,在空中劃出一道短暫卻璀璨的星軌,那是萬年前聖戰結束時,最後一顆墜落的仙隕……
2024, LCREAD.COM 手機連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