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四十章
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3146
滾屏速度:
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容隱站在高處,看著那被馴服的河道,看著兩岸劫後餘生,激動跪拜的百姓。
連日來的疲憊、緊張、壓力如同潮水般退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成就感和巨大的慰藉。
他身形晃了晃,連日緊繃的神經驟然放鬆,加上風寒侵襲,眼前一黑,險些栽倒。
“大人小心!”一直護衛在側的趙鋒眼疾手快,一把扶住了他。
“無妨……隻是有些累。”容隱擺擺手,臉色蒼白,嘴唇幹裂,但眼中卻閃爍著明亮的光芒,“快!組織人手,清理河道淤塞,疏通被洪水衝毀的排水溝渠!洪水雖堵住,但低窪之地的積水需盡快排出,否則後患無窮!另外,立刻設立更多的粥棚和醫棚,發放禦寒衣物,防疫藥物必須跟上!災後重建,刻不容緩!”
容隱的聲音雖然虛弱,卻依舊條理清晰,指揮若定。
趙鋒看著這位年輕文官單薄身體裏迸發出的驚人能量和智慧,心中充滿了由衷的敬佩,他抱拳,聲音洪亮:“末將遵令!大人,您……您快去歇息!這裏交給末將和張大人!”
張謙也紅著眼眶上前:“容大人!您已三日未合眼,又染風寒!您若倒下,江南百姓何依?求您快去歇息!下官等定當竭盡全力!”
容隱看著他們懇切的目光,又看看漸漸恢複秩序的河岸,終於點了點頭。他確實已到了極限。
回到臨時搭建簡陋的欽差行轅。
隨行太醫立刻為他診治,熬藥。
藥剛喝下,他便沉沉睡去,睡得極其不安穩,眉頭緊鎖,口中不時囈語著“堵口”、“放糧”、“防疫”……
不知過了多久,迷迷糊糊中,他感覺一隻溫熱粗糙的大手,正小心翼翼地撫平他緊蹙的眉頭,動作輕柔得如同對待稀世珍寶。
一股熟悉卻無比安心的龍涎香鑽入鼻端。
容隱費力地睜開沉重的眼皮。
昏暗的燭光下,一張風塵仆仆、寫滿擔憂與心疼的俊朗麵容映入眼簾。
竟是秦錚。
“陛……陛下?”容隱以為自己還在夢中,聲音沙啞微弱。
“是朕。”秦錚的聲音低沉沙啞,帶著長途跋涉的疲憊,更多的卻是濃得化不開的心疼。
他接到容隱病倒的密報,再也坐不住,將朝政托付給心腹重臣和太後,隻帶了少數精銳侍衛,晝夜兼程,竟比後續的賑災隊伍更早一步趕到了江南。
他緊緊握住容隱微涼的手,看著他蒼白消瘦的臉頰,心如同被針紮一般:“小隱……朕來了。你受苦了。”
感受著掌心傳來的真實溫度和那熟悉的關切眼神,容隱才確信不是夢。
後怕和依賴瞬間湧上心頭,眼眶一熱,淚水不受控製地滑落:“陛下……潰口……堵住了……百姓們……”
“朕知道了!朕都知道了!”秦錚將他緊緊擁入懷中,仿佛要將他揉進骨血,“你做得好!比朕想象的還要好!小隱,你是朕的驕傲!是江南百姓的救星!”他一遍遍地吻去他眼角的淚水,聲音哽咽,“是朕不好……讓你獨自承擔這些……”
容隱在他懷中搖了搖頭,淚水卻流得更凶。
這一刻,所有的堅強和擔當都化作了滿腔的依賴和委屈。
他隻是一個想為百姓做事,想替心上人分憂的凡人,也會累,也會怕。
“別怕,小隱,朕在這裏。剩下的事,交給朕。”秦錚的聲音如同最堅定的磐石,給予他無盡的安全感,“你好好養病,朕替你看著這江南,看著你救下的百姓。”
這一夜,秦錚衣不解帶地守在病榻旁。
他親自喂藥,用溫水為他擦拭額頭降溫,握著他的手,在他因夢魘而驚悸時低聲安撫。
帝王的柔情,在此刻**。
當容隱再次沉沉睡去,呼吸變得平穩悠長,秦錚才輕輕起身,走到行轅外。
趙鋒和張謙早已等候在外。
“陛下……”兩人剛要行禮。
“免了。”秦錚抬手製止,望著遠處已恢複平靜的河道和星星點點的營火,聲音恢複了帝王的沉穩與威嚴,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,“將容大人堵口安民的詳細經過,事無巨細,寫成奏報,傳示天下。朕要讓天下人都知道,朕的翰林掌院,朕的……小隱,是何等的國士無雙。”
“另外,”他目光變得銳利,“查!給朕徹查!此次潰堤,除了天災,人禍幾何?凡涉案官員,無論牽扯到誰,一律嚴懲!抄家所得,盡數用於撫恤災民,重建家園!”
“朕要這江南,浴水重生!更要這天下人知道,朕的江山,容不得半條蠹蟲!”
月光下,帝王的身影挺拔如鬆,目光如炬。
他知道,他的小隱,已用智慧和擔當,在江南百姓心中,在朝堂之上,為自己鑄就了無可撼動的地位。
而他,將為他掃平一切障礙,守護他得來不易的功勳與榮耀。
秦錚的禦駕親臨,如同定海神針,瞬間穩住了江南的局勢,也極大振奮了人心。
皇帝親守欽差病榻的傳聞不脛而走,更讓容隱的名望達到了頂峰。
容隱在秦錚的精心照料和太醫的診治下,風寒很快痊愈。
他並未在行轅多休養,身體稍好便立刻投入到繁重的災後重建工作中。
有秦錚坐鎮,協調各方資源、彈壓地方勢力變得無比順暢。
堵口成功隻是第一步。
更大的挑戰在於:安置數十萬流離失所的災民,控製可能爆發的疫病,恢複生產,重建家園。
容隱事必躬親。
他親自規劃安置點,要求搭建的窩棚必須能遮風擋雨,地麵墊高防潮,並挖掘排水溝渠。
他設立嚴格的防疫隔離區,由太醫署派來的醫官主持,每日熬煮發放防疫湯藥,清理水源,掩埋牲畜屍體。
他根據災民戶籍,重新登記造冊,按人口發放救濟糧和禦寒衣物,確保公平,杜絕克扣。
對於孤寡老幼,設立專門的粥棚和看護之所。
重建堤壩是重中之重。
容隱吸取了血淚教訓,親自參與設計。
新的堤壩不僅更高更厚,更在關鍵河段采用了他提出的“魚嘴分水”、“飛沙堰泄洪”等精巧構思,基礎深挖,大量使用條石和糯米灰漿,並預留了泄洪通道。
他要求工部官員全程監督,每一道工序都要記錄在案,責任到人,杜絕任何偷工減料。
最令人稱道的是他的“以工代賑”之法。
修複堤壩、疏浚河道、重建房屋、開墾被淤泥覆蓋的農田……所有工程都大量雇傭災民中的青壯勞力,按勞計酬,發放實實在在的糧食或銅錢。
此舉不僅解決了勞力問題,更讓災民有了安身立命的希望,避免了流民暴動。
婦孺老弱則參與編織草席、縫製冬衣、在臨時設立的學堂幫忙等力所能及的工作,也能獲得相應報酬。
“容大人說了,靠自己的雙手掙飯吃,不丟人!朝廷給的是活路,不是施舍!”這樣的觀念在災民中深入人心。
希望的種子在廢墟上萌芽,麻木絕望的眼神重新煥發了生機。
秦錚並未過多幹涉容隱的決策,更多的是在背後給予無條件的支持。
他親自巡視安置點,看望受傷的民夫和生病的孩童,將禦寒的棉衣披在瑟瑟發抖的老人身上。
帝王的親民之舉,與容隱的務實勤政相得益彰,極大地凝聚了民心。
肅貪的利劍也從未停歇。
在秦錚的授意和容隱提供的線索下,三司官員雷厲風行,江南官場經曆了一場徹底的地震。
上至布政使,下至縣丞胥吏,凡涉及水利貪墨、玩忽職守、克扣賑災物資者,皆被揪出,嚴懲不貸。
抄沒的家產堆積如山,盡數投入了災後重建。
殺伐果斷,震懾四方。
冬去春來。
當第一縷溫暖的春風吹拂過江南大地時,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,已煥發出驚人的生機。
新築的堤壩如同巨龍般蜿蜒盤踞,守護著安寧的河道。
被洪水肆虐過的土地上,新綠的秧苗破土而出,生機盎然。倒塌的房屋原址上,一座座更堅固、更整齊的屋舍拔地而起。
集市重新開張,商旅往來,孩童的歡聲笑語在新建的學堂中回蕩。
朝廷的賑災糧款、江南富商的捐助、災民們辛勤勞作的汗水……彙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,讓這片水鄉澤國,如同鳳凰涅槃,浴水重生。
這一日,風和日麗。
容隱與秦錚並肩站在新落成的、最堅固的堤壩之上,俯瞰著這片煥然一新的大地。
河水潺潺,綠意盎然,炊煙嫋嫋,一派安寧祥和。
“小隱,你看。”秦錚指著遠方生機勃勃的田野和村莊,聲音帶著感慨與豪情,“這便是你為朕、為這天下守護的江山!這便是……民心!”
容隱望著這片浸透了自己心血的土地,看著百姓們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,心中充滿了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和滿足。
他側頭看向身旁的帝王,陽光為他俊朗的側臉鍍上一層金邊,帝王威儀與深情繾綣在他身上完美融合。
“陛下,”容隱唇角揚起溫柔而堅定的笑意,“這江山如畫,煙火人間,便是臣心之所向,亦是我等……共同守護的盛世華章。”
秦錚心中激蕩,緊緊握住了他的手。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彙,無需言語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這江南的新生,是他們並肩作戰的見證,也是他們愛情與理想共同澆灌出的碩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