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四十三章:舊人,舊信,新麻煩
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1896
滾屏速度:
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破壁計劃,如同一台精密的戰爭機器,在陳默的操控下,緩緩啟動了它的第一個齒輪。
目標:審配。
此人乃袁紹麾下心腹重臣,為人剛正,執法嚴苛,但也因此與許多同僚結怨,尤其是與同為冀州派係的謀士逢紀,二人之間的矛盾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。
在陳默看來,審配就像是袁紹集團這堵牆上的一塊關鍵的基石,雖然堅固,但隻要讓他與周圍的石頭產生摩擦和裂隙,整麵牆的穩定性都會受到影響。
夜,鄴城。
審配府邸,書房內燈火通明。審配,字正南,此刻正伏案處理著從前線傳來的繁雜軍務,眉頭緊鎖。
官渡前線戰事膠著,後方糧草調度、兵員補充,千頭萬緒,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,讓他倍感疲憊。
一陣夜風吹過,窗戶被吹開一道縫隙,燭火猛地搖曳了一下。審配不以為意,起身準備關窗。
就在他關上窗戶,轉身返回書案時,眼角的餘光瞥見,自己的書案上,不知何時多了一封沒有署名的信。
審配心中猛地一凜!
他的書房守衛森嚴,這封信是如何悄無-聲息地出現在這裏的?他警惕地環顧四周,確認沒有異常後,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封信。
信封是上好的蔡侯紙,沒有署名,也沒有任何標記。他拆開信封,抽出裏麵的信紙。
信上的字跡,他一眼就認了出來——那是他一位早年故交的筆跡,此人幾年前因戰亂南下,投奔了曹操,如今在許都任職。
信的內容寫得十分懇切,先是敘舊,回憶了兩人年輕時的交情,接著便大肆渲染自己在許都如何受到曹操的重用,生活如何優渥,言語間充滿了對新主公的讚美。
信的末尾,話鋒一轉,寫得極為隱晦:“……丞相(曹操)常與我等言及天下英雄,每提正南兄,無不讚歎兄之才幹與忠直,常恨不能與兄共事。若有一日,正南兄願撥冗南顧,丞相必掃榻相迎,以國士待之……”
“砰!”
審配一把將信拍在桌上,臉色鐵青,胸口劇烈起伏。
“無恥之尤!亂我心者,該殺!”他怒不可遏。他審配對袁公忠心耿耿,豈是曹賊三言兩語可以動搖的?這封信,在他看來,是對他品格的巨大侮辱!
他下意識地就想將信燒掉,但手伸到燭火前,卻又停住了。他想到了這封信詭異的出現方式,一個念頭讓他後背發涼——這會不會是一個圈套?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?
而最有可能做這件事的人……一個名字浮現在他的腦海裏:逢紀!
就在審配心亂如麻之際,書房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。
“審大人,主公有令,命您立刻與逢紀大人一同前往議事!”
審配心中咯噔一下,暗道不好。他匆忙將信藏入袖中,整理了一下衣冠,快步走出書房。
袁紹府邸,議事廳。
氣氛壓抑得可怕。袁紹高坐主位,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。逢紀站在一旁,臉上帶著一絲難以察-覺的得意。
“正南,”袁紹的聲音冰冷,“你可有事瞞著我?”
審配心中一緊,躬身道:“主公明鑒,配對主公,忠心不二,絕無半點欺瞞!”
“是嗎?”逢紀在一旁陰陽怪氣地開口了,“審大人真是忠心耿耿啊。隻是不知,審大人最近可曾收到故人的書信?可曾有人對審大人許以國士之位啊?”
此言一出,審配如遭雷擊,猛地抬頭看向逢紀,眼中充滿了震驚和憤怒。他怎麼會知道信的內容?難道……
他立刻明白過來,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陰謀!從信的出現,到逢紀的“恰巧”得知,再到袁紹的緊急召見,環環相扣!
“你……你血口噴人!”審配氣得渾身發抖。
“我血口噴人?”逢紀冷笑一聲,轉向袁紹,痛心疾首地說道:“主公!我亦不願相信審大人會與曹賊暗通款曲。然,我部下截獲密報,言之鑿鑿!若主公不信,可搜查審大人府邸,必有物證!”
“不必了。”一個冰冷的聲音響起。
所有人都愣住了,隻見逢紀的一名心腹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,與審配袖中的那封,一模一樣!
“這是我們從截獲的曹營信使身上搜到的,正準備送往審大人府上!”
真假兩封信,一封在審配身上,一封成了“物證”。
審配百口莫辯!他知道自己被陷害了,但他無法解釋。他總不能說,自己也收到了一封,但不知道是誰放的吧?那豈不是更說不清了?
袁紹看著兩封信,又看看麵如死灰的審配和義憤填膺的逢紀,眼中充滿了猜忌和怒火。
雖然他內心深處,還是願意相信跟隨自己多年的審配,但這件事,就像一根刺,深深地紮進了他的心裏。
最終,他沒有處置審配,隻是冷冷地讓他退下。
但所有人都知道,事情不一樣了。袁紹對審配的信任,出現了裂痕。而審配與逢紀的矛盾,經過此事,已經從暗鬥轉為明爭,徹底公開化、白熱化。
遙遠的官渡曹營,陳默收到了“幽影”傳回的密報,上麵隻有八個字:“魚已上鉤,水已攪渾。”
他將密報放在燭火上燒盡,看著跳動的火苗,嘴角泛起一絲冷笑。
“這才隻是開胃菜。猜忌,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毒藥,而且,它是會傳染的。”
郭嘉在一旁看得歎為-觀止,他端起酒杯,遙遙向陳默一敬:“先生此計,不費一兵一卒,卻勝過千軍萬馬。嘉,受教了。”
陳默微微一笑,目光再次投向地圖。第一個齒輪已經轉動,接下來,是時候推動第二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