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49章暗潮湧動
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3500
滾屏速度:
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四個孩子竟都是劉公公收養的。元星不由心裏驚訝一番。畢竟一口氣養四個孩子,可不是件容易事。但想想劉公公在宮裏的地位,對他來說,似乎也沒什麼困難的。
元星清清嗓子,擺出一副師傅樣:“你們說以前在禦膳房幫忙打下手,可我沒見過你們,是在哪間廂房幫的工,又可會做些什麼?”
“我們幫的是做熱菜的師傅們。”阿吉湊到元星跟前,嘿嘿一笑,“小炒燉湯,簡單的熱菜我們都會。”
“還有包子餃子這些簡單的麵食。”阿祥一手拉著元星,往殿中小廚房走去,“但再需精通的麵點,我們就不會了,還要麻煩師傅教教我們才是。”
“誒,慢些。”元星一臉無奈,任憑兩個活寶拉著他走。
但話說回來,元星怎麼感覺自從他穿越過來,就一直被人拖來拖去,拉來拉去的。他是什麼推車嗎?
臨近小廚房,阿吉猛地一拍腦袋,像是突然想起來什麼道:“對了師傅,我們還有個小師弟,正在小廚房等著您呢。叫什麼來著,好像是鬼狗?”
“是桂枸!桂花的桂,枸杞的枸!”阿祥不屑一哼,“師傅,阿吉就是這樣,耳朵該好使的時候不好使,不該好使的時候比誰都聽得清。”
阿吉一聽立馬不滿,紅著臉反駁道:“怎麼又怪我身上,明明是他自己說話有口音好不好!”
“再有口音,你是怎麼把”鬼”和”桂”聽岔的?我看你就是耳朵不好使!”
眼見就要進小廚房,而兩人越吵越急,甚至要上手打起來。元星生怕嚇得屋裏人,連忙把兩人分開,尷尬笑道:“先冷靜,年輕人不要衝動。走,我去見見你們的小師弟。”
說罷,元星率先撩簾進屋,抬眼看去。
隻見灶台邊確實站著一人,那人身高八尺,衣著幹淨整齊,隻是背影瞧過去,讓元星頗為眼熟。
元星好奇地問道:“這位兄台,可是桂枸小徒弟?”
桂枸靜靜轉過身,瞥了元星一眼,拱手作揖,淡淡道:“徒弟桂枸,見過元星師傅。”
元星鮮少被人這麼正式地行禮,見桂枸這般鄭重,連忙過去托起桂枸的手:“你看起來與我年紀相仿,不必以師徒相稱,喚我元星便好。隻是……”
元星上下打量一番桂枸,遲疑道:“我們之間,是不是在哪裏見過?”
桂枸眨眨眼,盯了元星好大一會兒,才搖頭輕笑道:“沒有見過。在下以前負責寧太妃娘娘的膳食,平日裏都在太妃娘娘宮裏的小廚房忙活。聽宮裏下人說,陛下殿中的小廚房裏,還缺個學徒,在下便過來湊湊熱鬧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元星點頭一笑,“那想必是我記錯了。”
桂枸揣著手,踮腳往後張望幾下:“不過,陛下沒有跟元星師傅回來嗎?京城離江南有段距離,一路上舟車勞頓的,我還以為陛下會先回來歇息。”
“陛下自有自的安排。何況陛下去哪,又怎會告訴我這般小人物。”
元星嘴角含笑,可眼中沒有一絲笑意,冷冰冰看著桂枸。
他當然知道齊朝鳴去了哪裏。剛下馬車時,齊朝鳴便告訴他自己要去議事,還點名說要吃魚肉餃子,讓自己先回去準備上。
而元星不告訴桂枸,是因為——
“桂枸是怎麼知道陛下去了江南?我還以為,宮裏沒多少人知道呢。”
桂枸一怔,笑意僵在嘴角,半晌才幹巴巴笑兩聲:“太妃娘娘前幾日想跟陛下小敘,派人來這殿裏才知道,陛下早已去了江南。我近水樓台,自然是比別人多知道些。”
元星頷首應了一聲,沒再說什麼。繞過桂枸上後麵帶好圍兜,拿盆裝了些麵,招呼阿吉阿祥兩個人過來幫忙。
齊朝鳴要吃魚肉餃子,可這殿中近半個月沒人住,小廚房裏麵隻存著米麵油,頂多還有些土豆蘿卜這些不愛壞的菜。魚這種東西,還真沒有。
元星眼珠一轉,拍了兩下手把麵拍掉,讓阿吉先舀水和麵,自己則走到桂枸身邊。
“桂枸,能麻煩你去買幾條魚回來嗎?”元星雙手合十拜托道,“陛下有令,晚膳要吃魚肉餃子,但小廚房現在隻有常備的東西,連片魚鱗都沒有。這事本該我去辦,可我得和麵擀皮,阿吉和阿祥那兩個小子沒出過宮,不認識路,萬一耽擱了餡料就麻煩了。思來想去,隻能麻煩你了。”
“這……”桂枸麵色為難看著元星,半晌點點頭,歎氣道,“好吧,我跑一趟。陛下可說要什麼魚了?”
“隻要是大的,刺不多的,新鮮的魚就成。”元星咧嘴一笑,從袖裏掏出錢袋子放在桂枸手中,“這是陛下賞賜給我的,你且拿去買魚用。不僅買魚,看見了其他什麼東西,隻要是你想要的,都可拿這銀子去買。”
桂枸握緊錢袋,吞吞吐吐道:“這不好吧,畢竟是陛下給你的賞賜,我拿去花,是不是有點……”
“銀子這東西,不就是拿來花的嗎。”元星繞到桂枸身後,雙手用力推著他出去,“早去早回,路上小心。”
桂枸還沒再說什麼,就被元星半哄半推出了門。回頭看看殿內院中,見元星笑**朝他招手,張嘴說些什麼,以口型來看,無外乎是什麼早點回來的話。桂枸輕歎口氣,揣著銀子走了。
待見不到桂枸身影,元星才淡下笑容,轉身回了小廚房。
“阿吉阿祥,你們兩個和好麵了,便在院中等著。”元星摘了圍兜吩咐道,“若是桂枸回來了,你們其中一個人脫他一會兒,另一人去禦膳房找我。聽清楚了嗎?”
“放心吧師傅,保證做到!”
“師傅這般吩咐,可是要去禦膳房辦什麼事情?”
元星放圍兜的手一頓,神色如常道:“沒什麼,隻是去看看麵點房的大師傅陳三福。我近半個月都沒看見他,著實有些想陳師傅了。”
阿吉恍然大悟點點頭,一連拍了幾下阿祥的背,保證道:“那你更要放心了師傅,有我和阿祥在,保證不出什麼差錯。”
阿祥被阿吉拍得連連咳嗽,麵目猙獰狠狠瞪了阿吉一眼。
元星臉上無奈,可心裏開心。有這兩個小家夥在,他能有更多的時間去辦事情。
比如,去禦膳房問問陳三福,太妃宮裏麵,到底有沒有“桂枸”這個人。
元星對桂枸的說辭半信半疑。信是覺得桂枸的語氣不像在說謊,而疑,是因為元星從不質疑自己的記憶。他覺得自己見過桂枸,那就一定見過。
元星抬頭看了眼太陽,這個點,禦膳房正是悠閑的時候,陳三福也應當在後院做些雜活。因此到了禦膳房時,元星直徑進了後院,果真在那找到了陳三福。
見陳三福在那補曬東西用的簸箕,便快走幾步走到跟前,幫著陳三福遞東西。
“元星?”陳三福一驚,連忙放下手中東西,起身抓著元星兩臂,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一番,“你,你回來了?我前幾日一直沒見到你,還以為你出了什麼事,便私下托了些關係問你去了哪,才知道你跟陛下上了江南。”
“陳師傅放心,我沒事,也沒受傷,跟陛下去江南是有些事情。”元星反手握住陳三福的手,輕輕拍了拍,見他放下心,才繼續道,“我這次來,是有事想問師傅。”
陳三福一手拉過來個小凳,點頭示意元星坐下:“你說。”
“陳師傅您在宮裏呆得久,不知有沒有在寧太妃的小廚房裏,聽過”桂枸”這個人。”
“桂枸?”陳三福皺眉想了想,搖搖頭,“沒有,我都沒聽過這號人的名字。”
元星兩手放在膝頭,一指輕點,心裏有了些打算,又不動聲色繼續問道:“那在其他娘娘宮裏呢。”
“也沒有。”陳三福搖搖頭,“專門為太妃娘娘們做膳食的師傅,都是從禦膳房調過去的,而我在禦膳房這幾年,根本就沒聽過這人的名字。除非他是在我來之前,就被調到寧太妃的宮裏。”
說罷,換陳三福問道:“怎麼,是遇上什麼事了?”
元星如實道:“陛下不是升了我為禦廚,日後在寢殿的小廚房忙活嗎。我今兒個回來,才發現陛下又給我找了幾個人幫忙打下手,其中有一個叫桂枸,我總覺得他長得熟悉,好似在哪見過。便過來問問陳師傅,宮裏是不是有這號人物。”
說著,元星搖頭歎口氣:“可這般看來,應當是我記錯了。”
“也許是你們兩個投緣也說不準。”陳三福低著頭邊編東西邊道,“你這次去江南,可遇見了什麼新奇事?”
“我正巧要說呢。”元星搬著凳子湊近一些,“師傅,你猜我在江南遇見誰了?”
還會打啞謎了。陳三福心想,順勢笑問道:“誰?”
“明冶山,明老爺子。”元星道,“我聽老爺子說,師傅的陳家跟明老爺子交好,這是真的嗎?”
陳三福一愣,半晌回過神把簸箕補好丟到一旁,感歎道:“我沒想到,明老爺子他還活著。當年我離開江南,最不放心的就是明老爺子,如今聽你說他還健在,我便放心了。”
元星托腮看著陳三福,心道:“那看來,老爺子口中說的那位陳老爺子的徒弟,就是陳三福了。”
“對了,你有沒有在江南看見一家鐵器鋪?掌櫃的姓陳,那是陳老爺子的親生兒子,不知他如何了。”
元星閉口不言,不知該如何開口。
“師傅。”元星沉聲道,“陳公子他,已經不在了。”
陳三福睜大雙眼,不可置信道:“你說,他不在了?怎麼會,怎麼可能,我走的時候他還好好的,怎麼會這麼突然……”
元星安撫性地拍拍陳三福的肩:“聽說是突發惡疾走的。說起來,師傅,你送給我的那本蒸鼎山家,可還有另一本?”
陳三福搖搖頭:“世上僅此一本,還是陳家代代相傳絕不外露的寶貝。陳老爺子收我為義子,又視我為傳承衣缽的徒弟,才將那本秘籍交給我。怎麼了,你小子不會把那本弄丟了吧?”
“怎麼會!”元星連連擺手,“我隻是好奇而已。時候也不早了,那元星便回去忙了,不叨擾陳師傅了。”
陳三福應了一聲,目送元星離去,自己一人呆坐在後院裏,半天才重重歎口氣,神色憂愁望向天邊。而順著他的視線再走千裏,便是江南。
作者閑話:
桂枸這個名字沒什麼含義,隻是我不知道取什麼名字,沉思了半天然後腦抽想出來的東西……
求枝枝~求推薦~求收藏~求評論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