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  第5章二叔相求   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2275
滾屏速度: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
    顧立晨本不想搭理他們,可顧立燕性子直,看不慣二叔二嬸的勢利眼,一揚脖子說道:“我哥現在可厲害了,能找到石柱參!”
    “石柱參?”顧長康一聽,眼睛瞬間亮了起來。
    這段時間,他正四處尋找這種稀罕的藥材。
    原來,他想進鎮上的茶行做運貨的事,托熟人幫忙介紹,可茶行的管事傲慢無禮不搭理他,因為找他幫忙的人實在太多了。
    顧長康旁敲側擊打聽後,得知管事的父親生病,正缺這味藥,於是一心想找到石柱參。
    但這藥太難找了,找了許久都沒結果,他都快放棄了。沒想到,從侄子嘴裏聽到了希望。
    顧長康立刻換了一副嘴臉,臉上頓時笑開了花,聲音也變得異常溫和:“立晨,你真找到石柱參了?不瞞你說,二叔現在急著用這味藥。要是你能再找到石柱參,你家欠二叔的錢,我都不要了。”
    顧立晨和顧立燕對視一眼,心想二叔這轉變也太快了。
    顧立燕心裏卻樂開了花,沒想到二叔也有求哥哥的一天。
    顧立晨倒不擔心能否再找到石柱參,畢竟已經找到過一次,下河村的山上說不定還有。
    而且,他腦海裏有相關書籍的影像和文字,隻要搜索一下石柱參的生長環境,找到它們應該不難。
    但他也明白,不能過早誇下海口,於是推脫道:“就是運氣好找到的,下次能不能找到,還不一定呢。”
    顧立燕看著二叔二嬸眼巴巴的樣子,想給哥哥助威:“誰說的!哥哥現在可厲害了,能算出石柱參長在哪裏!”
    這話一出口,二叔二嬸的眼睛裏閃爍著更熾熱的光芒。
    顧長康原本幫另一家糧行跑貨運,偶爾夾帶些私貨賣,日子還算過得去。但後來那家糧行生意不景氣,遣散了一批人,他也丟了飯碗。
    如今沒了收入來源,他急於尋找出路。聽熟人說茶行在招運貨的人,他便趕忙去爭取。
    可競爭的人太多,他隻知道管事的需要石柱參。現在聽顧立燕這麼說,他覺得機會來了。
    顧長康二話不說,拿起桌上的三百文,塞回顧立晨手裏,又向曾素荷使了個眼色。
    曾素荷心領神會,趕緊走進裏屋,拿出幾貫錢,一起放在顧立晨手上。
    顧長康用近乎懇求的語氣說:“立晨,你就當幫叔這個忙。這三百文先別還,我再給你五百文定金。要是你真能幫叔找到一株石柱參,以前欠的八百文,叔就不要了。”
    “可是,哥哥剛找到的兩株石柱參,賣給村裏的方郎中得到六兩多銀子呢!”顧立燕又補充了一句。
    顧長康連忙應和:“立晨,二叔給的隻是定金。要是你真找到了,價錢肯定不會比藥鋪低。”
    顧立晨心中有數,且他行事向來沉穩,從不打無準備之仗。石柱參還未尋到,他自然不願貿然收下他人定金。
    他略作沉吟,言辭委婉地推辭道:“這事我記在心裏了,日後若是上山尋到石柱參,必定先給你們。隻是這定金我就不收了。”
    顧長康見他態度堅決,也不便勉強,隻得同意,可心底依舊對顧立晨尋到石柱參寄予厚望。
    他把那三百文重新放回顧立晨手上,說道:“既然如此,找石柱參的事,二叔可就指望你了。你要是尋到了,盡早通知我。你家日子艱難,這三百文你先拿去用,不必急著還我。”
    曾素荷在一旁不住點頭,連聲附和。
    顧立晨暗自思忖,這人一旦有求於人時,態度轉變可真快。往日趾高氣揚的二叔二嬸何時變得這般通情達理了?
    不過,他麵上並未顯露分毫。自家這段時日著實捉襟見肘,這二百文拿回去正好能解燃眉之急,於是也沒再推脫,收下了錢。
    “那好,我和妹妹先回去了。有空我就上山找些草藥,再仔細瞧瞧有沒有石柱參。”
    顧長康和曾素荷立刻殷勤的將他們送至門外,臉上掛著熱切的笑容:“好好,我們就盼著你的好消息了。”
    等顧立晨和顧立燕兩兄妹離開後,曾素荷立刻拉下臉來埋怨:“你就這麼相信那小子?他不是說把挖到的石柱參賣給方郎中了嗎?我們去方郎中那兒買回來不就行了。”
    顧長康斜睨了她一眼,說:“你懂什麼?最近好多花甲老人都得了和萬管事父親一樣的病,石柱參需求量極大,不少有錢人都在尋覓這種珍稀藥材。你要是不信,去問問方郎中,我保準那兩支石柱參早被人買走了。”
    曾素荷將信將疑,說道:“我現在就去看看,我才不信顧立晨剛賣給方郎中的,就會被別人買走。”說罷,便匆匆出了門。
    可不過半柱香功夫,她便垂頭喪氣地回來了。
    顧長康見她兩手空空,就知道自己猜對了:“我說的沒錯吧,你還不信。”
    曾素荷撇撇嘴,不甘心地說:“沒想到真叫人買走了。不行,我明天還得去一趟顧立晨那兒,再帶上點禮品,得督促他盡快幫我們尋石柱參。”
    顧長康讚許地點點頭:“對對,這事得趁熱打鐵,晚了,這好事可就沒了。要是我真能去茶行走貨,又能夾帶不少貨物私賣,以後咱可就發財了。”
    這兩口子在屋裏小聲嘀咕著,仔細商量起來。
    另一邊,倆兄妹揣著銅錢走在鄉間小路上。顧立燕仰起頭問:“哥哥,接下來咱們去買東西嗎?”
    “嗯嗯,”顧立晨把銅錢包好,揣進懷裏,“咱去村東頭孫貨郎家,買點粟米和麻油,再看看給娘買點什麼補身子的。”
    於是,二人興致盎然地來到村東頭孫貨郎的雜貨鋪子。
    當兩人邁著輕快的步伐踏入雜貨鋪,就見鋪子裏貨架沿著牆壁依次排開,上麵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貨物。
    竹編的籮筐,精致的鬥笠,牆邊還掛著鋤頭、鐮刀。
    陶罐區裏,醋罐、油罐、醬罐依次羅列。
    櫃台旁的幾口大缸裏有黃澄澄的粟米,**的紅豆。
    孫貨郎看見顧立晨和顧立燕過來,便熱情打招呼:“喲,可是稀客啊,有些日子沒見你們兄妹了。”
    顧立晨和顧立燕雖是下河村的人,但因家境貧寒,已經許久沒來光顧孫貨郎的鋪子了。
    顧立燕今兒心情好,脆生生地回了一句:“孫大哥,我們今天來買點粟米,再買點麻油。”
    “行,我這就給你們稱去。你們要多少?”
    “粟米先稱兩觔吧,麻油稱半觔就行。”顧立晨微笑著回答。
    孫貨郎手腳麻利的稱量起來,稱粟米的時候還多給加了三兩,又稱了半觔麻油。
    他知道顧立晨家境貧寒,日子過得清苦。不過顧立晨為人和善,對人客氣,平日也肯幫別人忙,因此對他印象頗好。見他們難得來買東西,便有意多送些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2024, LCREAD.COM 手機連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