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相關  附卷一第十四章B   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587
滾屏速度: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
    第十四章人非自然、人求自然、人乃自然B
    (五)
    “人異於**幾希”雖謂人獨有自然,但幾希本身,也是在說人隨時隨地都可能與**自然而然難有差別、難於區隔的吧。因此,人那“幾希”成就一般而言,是不是就有些難以自然且唯在身心角力了……
    ——自第五十四章“人非自然”
    (六)
    “人異於**幾希”那**自然而然,差不多亦世人自然。
    孟子言此幾希”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”雖有一定道理,但世上真君子少之又少,卻是不爭的吧?
    即便君子通體純淨,可涓涓清流,又如何能淨滿江渾濁,人心如此,世事更是如此吧?
    ——自第五十四章“人非自然”
    (七)
    正因為百年之人是難以自然且更難自然奉獻自己的,
    所以,古往今來真正君子不但被世人敬若神明,且更銘諸肺腑。
    可那心鑒也罷、口碑也罷,代代迄今,為什麼真君子總是鳳毛麟角,而心燭獨明世人,卻是於中變得更加實際、更加怯懦、更加口是心非而離人那幾希之道反是越來越遠了呢?
    ——自第五十四章“人非自然”
    (八)
    儒家格外強調惻隱之心、羞恥之心、辭讓之心、是非之心是人自然方圓更特別彰顯孝悌忠恕等等是人之為人根本。
    其“率性”之“在方法方,在圓法圓”,雖是於人“自然無違”,但此“道法自然”於人某些天性改變更成就,古往今來,是不是一直都不那麼盡如人意且細想及較起真兒來,亦是常常叫人心灰意冷更有些齒寒的呢?
    因為,此中那自然方圓,世人還真難“有法”,更難自然而然的吧……
    ——自第五十四章“人非自然”
2024, LCREAD.COM 手機連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