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  第五十八章人之懺悔D   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1033
滾屏速度: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
    二九五。此不知……
    人行懺悔,雖多祈福期佑,是不是更世人自省內裏之真?
    因為,“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”(1),不僅為人本性本然,且那“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”(2)更或做人“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地”(3)真正底氣吧。
    當然,人有小過小錯、小罪小惡,便會多生悔意了。因為那一時之貪、一事之嗔、一度之癡,都無不叫人清夜捫心內視反聽,況大過大錯、大罪大惡呢?
    百年世間,人於恩義親朋係懷、苦樂同類牽掛、天地萬物眷顧,生生死死,及與不及,都情真意切,盡心盡力的吧。
    之中佛家那法門各開懺悔之儀、普濟眾生法會所立,寄托了多少人與人及人與萬物休戚與共、福禍相連慈悲之情、完滿之心呐!
    是啊,無情無佛種,有情人為貴,貴就貴在人不但深具佛性,還能自身成就。那懺那悔,亦人見性因緣吧?可亙古以來,人有意無意過錯、直接間接罪惡,卻代代周而複始,終難吸取根本教訓……
    不言人那驕狂無意埋下的禍根,妒嫉存心使壞損人,以及糊塗清醒的癡愚失路等等罪業深重泱及萬物、患遺子孫,僅於恩義至親私己為先更疏不經意鑄成的過錯,便會叫人自責自苦痛悔終身了。
    人,雖為這一切懺了又懺,卻終過不了私己之心;悔了又悔,卻又總是悔之無窮無盡。是不是那懺那悔,多不及人病根,多不透人無明——可此中病根,又幾人願識;此之無明,又幾人能明?
    世人懺悔,雖有內省,但仍法我牢執,因此善惡之際,便難有根本醒悟;世事之中,更也依舊後過叢生。因為那因因果果、果果因因懺悔,多在人報應之畏,己利著落,或一時心境排遣罷了。
    或也正因為如此,人那懺悔即便無涉口是心非,是不是也難逃懺而不悔、悔而不改、改而不淨無窮輪回。這與人“前愆永不複起,後過悉皆永斷”(4)那識心見性真正懺悔,當然便相去甚遠了。
    所以,那一切如願之佑,所期之福,更大安大寧及美好完滿,也總夢幻泡影……
    更有甚者,世上有些事情,人即便責己罪己真期人寬恕,真令己痛改,並願為付出一切甚至生命,但一切是不是或也悔之晚矣!而那罪之不赦,惡之噬心,更錯過之後便再無了願機緣內裏自罰,人又何處懺悔?
    因為,當“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”(5)那啟人古訓已成他人幸運時,是不是醒之晚矣深痛之人也唯徒喚奈何而已!
    所以,人能懺能悔、願懺願悔不知是為人有幸,還是為人不幸,更為人深痛深苦難逃宿命。
    雷聲暫歇,雨勢稍減,那仍在進行的懺悔法事聲響一陣清晰之後在慧能耳裏又漸遠漸去……
    ———(1)。《周易,益》;(2)。《論語,顏淵》;(3)。《孟子,盡心上》;(4)。《壇經,懺悔第六》;(5)。《陶潛,歸去來兮辭》;
2024, LCREAD.COM 手機連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