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  第五十七章心香一縷B   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768
滾屏速度: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
    二八九。願香綿綿
    不知為什麼,
    慧能一直不太習慣人頭攢動廟宇法會,更願一個人去佛菩薩麵前靜靜仰望、靜靜捧上一縷心香、靜靜隨佛菩薩悲憫幽曠目光任思緒杳渺魂不知歸、身不知處。
    因此,行至三岔路口拐上小道望見對麵山路香客駢肩累跡不斷之時,慧能沒半點兒猶豫兀自折身小崗高處了。
    小崗頂上,樹陰之處,坐定之後,對麵勢至菩薩道場便相守相望了。
    從這裏,慧能雖
    看不仔細廟宇格局,
    看不清楚鼎爐具體位置,
    也看不到法相莊嚴佛菩薩和香客們於之虔誠伏拜,但那綠樹灰瓦一覽無餘,石階人流上下一清二楚,更人流、灰瓦、綠樹之上香煙氤氳、香煙繚繞及香煙飄升漸入空濛漸失天際,卻是全然在目格外分明、格外清晰……
    青山如鼎,恒常亙古;
    人流似煙,年年歲歲。
    天地之間,年年歲歲之人不斷香火雖灰飛煙滅,但於百年如意、世間美好等等等等殷殷以告、以求、以期,亦如青山之常,更比青山之恒的吧——
    繁華都市,
    山鄉僻壤,
    世人所在,何處不是鼎爐?
    堂皇殿宇,
    寒舍草廬,
    世人所思,何時無有心香。
    鼎之所在,
    那香是人心仰望,卻仰望如煙;
    鼎之所承,
    那香是人心祈禱,卻祈禱似煙;
    鼎之所滿,
    那香是人心期盼,卻期盼若煙。
    鼎爐之列列,
    香煙之嫋嫋,
    高遠之處真有神佛能感知世間深心所望、深心所禱、深心所盼嗎?
    人
    為之堅信,卻堅信如煙;
    為之寄托,卻寄托如煙;
    為之有慰,卻有慰如煙。
    假若天外高遠之處真有無所不能佛菩薩,人燃一柱願香,又為何不可;
    假若天外高遠之處真有神佛能叫世間美好完滿多有所驗,人奉一縷心香,又豈會根本失望;
    假若天外高遠之處真有一方聖潔淨土,人為燃百年願香,奉世世心香,或許也會夙願終成的吧……
    人,
    願香綿綿、心香幽幽,世間卻一切依舊。
    因為,
    人心的癡愚、貪婪、嗔恨亦綿綿無絕、幽幽不盡,當然娑婆世界那畜牲、餓鬼、地獄悲苦也因此常在常存了。
    所以,
    世人美滿、世間美好等等等等那所求、所願、所盼也如蒙蒙青煙,一切音訊渺茫……
2024, LCREAD.COM 手機連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