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  第三十一章山在那裏B   加入書簽
章節字數:1605
滾屏速度: 保存設置 開始滾屏

    一五三。持之弘、行之忍
    “來呐!”
    慧能還未近身,五祖便盈盈主動招呼了。
    “大師!”
    五祖出現山頂,慧能刹那意識到此絕非偶然相遇,一時入山以來那內裏滿滿感激,全都傾注在這一發自肺腑稱謂了。
    “叫師父吧!
    你這個弟子,我心裏早認下了。
    但眼下你還得是行者,還得安心碓房,還得好好跟智先師父學。
    其他的,我自有安排打算。”
    “師父,弟子記下了。弟子這裏叩首了。”
    五內交感的慧能,當下唯一拜深深。
    “走,那邊有個好去處,我們坐下慢慢聊。”五祖雙手扶起慧能。
    山顛之旁,幾株大樹鐵幹銅枝,葉片茂密。下蔭之處大青石光滑明亮,顯然是人常來駐足見證了。
    “把這衣服先披會兒,小心著涼了。”
    雖已仲夏,但山顛早晨蔭處,還是有些涼意的,況人剛剛飛奔疾步呢。
    五祖關愛,使慧能不僅深感大師慈父般溫煦,且那親切,一下更是消除了人首次單獨麵對種種顧慮。
    “姓盧名慧能。
    你這名還真有點兒法號天然意味。
    父母起名時,有沒有什麼特別說道?”
    剛一坐下,五祖便拉家常般展開了話題。
    “師父……”
    慧能即一五一十將名字由來等一股腦全都講給了五祖。
    “人先慧後能,這慧不易,而能就更難了。
    但我相信,你不會辜負先考一片苦心的;我更相信,於己慧能,於人能慧,或真就你有緣佛法非常使命。
    這名好,這名好啊!”
    大師唏噓感慨之後,接著更是相見赤誠了:
    “你知我名由來和所意嗎?”
    慧能望著五祖,搖了搖頭。
    “”知者樂水,仁者樂山”(1),仁者何以樂山呢?”
    大師仿佛自言自語,又好像於人刻意在問。
    “師父,仁者人也。
    弟子理解,為人之仁多在胸襟,這和大山寬厚品性似有相類。
    子曰”視其所以,觀其所為,察其所安,人焉瘦哉?”(2)
    知人所好,也可知人。所以仁者樂山,樂山者仁也。
    人那”高山仰止”(3),或亦此中德行讚歎由衷吧。”慧能想了想答到。
    “因緣生法,一人一世界,一事一乾坤。塵寰紛繁複雜之中,慧能哪,人那寬厚德行是不是多在於人於事常能容與、且以忍默?”
    “師父……”
    慧能有些欲言又止樣子。
    “為人之仁高山仰止,惟由胸襟闊大。而山的寬厚,更寬厚裏於形形色色物類容與忍默,也在一個大呀!佛法直指諸法實相,人自覺諸法無得於之不住,謂之法忍。此忍之持,亦惟時空弘大之觀為前提的吧?”
    慧能凝神點頭之中,五祖接著又言:
    “因此,佛法修為之要在慈悲為懷,忍辱為行。
    此弘大胸襟器量,是不是和大山容與忍默品性不僅相類,還有些相通相同呢?”
    “當然,師父。”
    慧能似乎有省之中,五祖更是至心與言了:
    “慧能哪,
    弘大如山,法忍如山,
    為人為事持之弘、行之忍,因此恩師賜我弘忍。
    這不僅是他老人家於佛法修為理解,也是於我殷殷期望啊!”
    聽到這裏,慧能已是明白五祖言外所意了,這是在教導人不僅要有成佛作佛弘大誌向,還更要學做一個襟懷寬厚容與之人。而其中尤為重要,是要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忍默態度、忍默心境……
    五祖與之平等更忘年真摯,當然令人感動感激了;
    五祖的教導,更有過來人願為成就良苦用心。
    但自己又的確認為,隻要有得般若之智透徹了諸法實相,那一切寂滅無住生心之中,人反而應該盡可能釋放生命成就百年自在吧。此由寂滅而存在裏的其它一切,是不是還真就有些無足輕重更無關緊要了呢?
    於是,麵對殷殷五祖,慧能想想之後更是至心坦誠了:
    “師父,弟子於忍之一字有些難以理解,更難接受。”
    “說來聽聽?”
    “師父……”
    慧能開口之時,又覺有些為難了。
    “沒關係,想怎麼說,就怎麼說。
    為師所重,不但在你思維,也由言詞犀利呀!”
    五祖不僅鼓勵真誠,也道出了內裏另一層讚賞所因。
    “師父,弟子以為,般若即是大吧。
    此大之中惟容惟與,弟子有些不明何來相忍;
    此大之中一無所得,弟子更是不解忍又何來。
    巍巍山嶽無私容與萬物,若多一個忍字,是不是反看小看低了大山蕩蕩襟懷、落落品性。
    那一個大字,於中是不是多少已有折扣了?”
    大師的胸懷,當然叫慧能直言不諱了。
    “還真有道理呀!”
    慧能此疑此問,又一次實實觸動了五祖內裏不意更深。
    ———(1)。《論語,雍也》;(2)。《論語,為政》;(3)。《詩經,小雅,車轄》;
2024, LCREAD.COM 手機連城